「飛蚊症」眼中的蜘蛛網?後玻璃體剝離
李小姐本來只有一些條狀飛蚊,有天突然右眼出現一個明顯的蜘蛛網,隨著眼睛轉動,一直在視野中央偏右側。去眼科檢查才發現是後玻璃體剝離。
飛蚊症的成因
飛蚊症的成因主要來自於玻璃體混濁。原因有很多,主要有玻璃體退化、出血或發炎幾大類。大多數人屬於玻璃體退化,又可分為膠原纖維聚集或玻璃體退化產生空隙的條狀飛蚊 (collagen condensation) ;蛛網狀的蛛網狀的後玻璃體剝離 (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還有點狀的飛蚊。其中點狀的要小心真的有破洞 ,為色素細胞跑出來造成。近視會加速玻璃體退化以及液化,故容易因玻璃體牽引而拉出裂孔導致網膜剝離。
後玻璃體剝離
玻璃體在年輕時為果凍狀的結構填充於水晶體之後視網膜之前,維持眼睛穩定的結構。隨著年紀的老化或近視眼軸拉長,玻璃體會有液化的現象,而會與後面的結構分開、向前塌陷。玻璃體與視神經分開之時,因黏在視神經的部分比較厚,於是會產生毛髮狀或蛛網狀的飛蚊症。
視網膜裂孔的風險
有症狀的後玻璃體剝離,有視網膜裂孔的機率為15%;有症狀並且有玻璃體出血的後玻璃體剝離有視網膜裂孔的機率為50~70%。有視網膜裂孔則需要盡速進行視網膜雷射治療以避免視網膜剝離的發生。
馬蹄型視網膜裂孔
後玻璃體剝離的治療
隨著科技的進展,飛蚊症是可以被治療的,只是手術風險與併發症通常不划算。目前有研究中的藥物試圖去溶解飛蚊,但效果不良甚至可能造成更多飛蚊。雅格飛蚊症雷射適用於 後玻璃體剝離的 Weiss ring,台灣有在作的醫師不多,容易有爭議。隨著微創手術器械進步,在國外越來越盛行直接作玻璃體切除,不過容易產生白內障(可達60%),此外有5~10%術後容易網膜剝離。
後玻璃體剝離的一般建議
目前還是以觀察追蹤為主,通常蜘蛛網的飛蚊幾個月後會漸漸變淡,大多也不影響視力。有發現視網膜裂孔則需要積極雷射治療,以避免視網膜剝離。
時間久了,可見Weiss ring 圈圈往前移動的現象
參考資料
1. https://eyewiki.aao.org/Posterior_Vitreous_Detachment
2. YAG Laser Vitreolysis vs Sham YAG Vitreolysis for Symptomatic Vitreous Floaters: A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JAMA Ophthalmol. 2017 Sep 1;135(9):918-923.
留言
張貼留言